11月5日上午,2024年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奖励申报交流会在同济医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同济医学院副院长金阳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医学科研处副处长马向阳主持。

金阳肯定了2024年度医学院在基金和科技奖励方面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人才项目上的突破。他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医学院各院系及附属医院的科研人员可通过提升申报质量以更好地应对挑战。预祝医学院明年基金和奖励申报工作再创佳绩。

科学技术发展院副处长游超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发展历程、资助体系和政策动向,以及学校2024年度基金申请与资助情况。他通报了学校通过长期稳定的资助,以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工作的有关举措。
科学技术发展院科研诚信办主任邱进俊从科研诚信总体形势、科研不端负面影响、科研不端治理举措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他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科研诚信问题“凸显期”,科研工作者要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共同营造健康学术生态。
科学技术发展院副处长龙志介绍了各类科研奖励的政策,以及学校近年来在科技奖励方面的现状。他分享了科技奖励与学科、重大项目以及人才的关系,鼓励各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才,要尽早起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不断积累学术成果。

经验分享环节,同济医院王桂华教授、协和医院吴杰副教授、药学院吴曈勃教授依次分享了国基金人才项目、面青项目的申报心得。
王桂华表示,项目申报者需聚焦经典科学问题,致力于实现从无到有的科研突破。他强调,个人研究不仅要具备开创性,还应能清晰阐述其科学创新性、突破性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力。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申报经历,认为学者们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的持续积累是赢得同行尊重和认可的关键,也是最终实现学术成就的重要基石。
吴杰以自身心脏移植与移植免疫的研究方向为例,深入剖析了小领域的优劣,并提出了突围策略。他主张在小领域中精耕细作,努力成为该领域的大专家,同时把研究成果拓展到大领域期刊发表。此外,吴杰还分享了他在科学假设、实验设计、机制研究等方面的技巧,为参会者提供经验借鉴。
吴曈勃对国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申请书的结构和要点作了细致分析。他提到,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是申请书的核心,研究基础是评审专家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个人在申请过程中的经验,他强调,找到合适的科学问题是成功的关键,而提前规划、细致打磨申请书则是确保申请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医学科研处处长陈刚作总结发言,他感谢科学技术发展院的政策宣讲以及三位教授的精彩分享。陈刚表示,医学科研处将致力于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助力各科研人员及团队取得更好成绩。
科学技术发展院、医学科研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医学院各院系、各附属医院科研负责人,以及15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奖励申报交流会是由医学科研处每年组织,通过邀请有关部门进行政策解读以及申请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心得分享,加强科研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与把握,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奖励的申报经验,提高基金和奖励申报能力和技巧,同时作为第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奖励的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