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芳教授响应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号召,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一、身先士卒,率先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面对疫情,她第一批报名参加同济医学院抗疫党员突击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率先参加同济医学院密切接触人员医学观察隔离点的防控值班任务。医学院网格封控管理后,她主动参加医学院四区防控服务点值班,认真站好四区路口的值勤岗,做好对过往行人、车辆的检查登记,执行防控措施,筑牢防控体系,确保学校的安全。
“您好,您订购的团购物品已到,麻烦您出来取一下”,这是住在415栋居民两个多月来收到的最亲切的信息,这可不是快递员的“业务信息”,而是主动担任网格员的王芳教授发来的信息。疫情来临,小区封闭,长期要么在课堂、要么在实验室这些“象牙塔”里工作的她,这一次来了个“角色急转弯”——当起了415栋居民群众的“跑腿员”,让社区居民安心“宅家”,吃下“定心丸”。每天晚上在新组建的楼栋微信群里统计居民的购物需求,收取购物款,及时完成网格汇总并与华同总公司生活物资配送组对接,第二天将相关生活物资送至网格单元楼下并分发给居民。2个多月来,她和其他网格员同志团结协作,工作有条不紊,细致到位,赢得了居民的认同、点赞和感谢,也用行动在居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党员突击队的光辉形象。
作为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党支部书记,她和工会小组长一起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慢性病开药、爱心菜配送、生活物资团购、“双测温、两报告”及“健康码”注册等工作,做到一个不漏地联系和关心离退休老师。
二、闻令而行,积极组织筹划线上教育教学
作为基础医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王芳副院长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相关通知要求,牵头制定了基础医学院“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方案并进行充分的动员和准备,鼓励老师们一方面利用学院已经建设的近2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慕课课堂资源,另一方面在超星尔雅教学平台、QQ群、钉钉、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建立“云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建立了教学管理人员、督导组、辅导员、教师班主任齐抓共管的线上教学督查模式。在基础医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按计划如期开展理论课线上教学的课堂达到100%,无一例教学事故,线上教学高质量有序开展。
2020年上半年适逢学院第一届“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为使学生们在这特殊时期能按期完成毕业设计,经过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王芳副院长组织教学办公室联合学生办公室开展了2016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线上开题答辩会。这场利用“腾讯会议”进行的别样答辩会取得了成功,答辩委员们为学生们在疫情下后续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毕业设计按期完成。
三、坚守本色,当好教学科研的排头兵
疫情期间,王芳副院长也坚守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线教师,她承担了临床医学八年制和护理全英班的《药理学》教学任务。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和效果,她精心准备,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规划线上课程,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对每个学生的留言提问都给予耐心解答,直到学生彻底掌握弄懂为止。
城市按下了“暂停键”,研究生不能返校,但科研工作却不能完全停歇,她通过邮件、QQ等线上方式指导研究生论文撰写和修改,给研究生布置最新文献的阅读任务,鼓励他们要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夯实理论基础,做好实验设计,化“空窗期”为“准备期”,为重回实验室后的科研提早蓄力。为了避免研究生延期返校后因转基因实验小鼠断档而导致实验研究不能开展,自2月以来,王芳教授亲自上阵,带领团队在汉的老师们承担2000余只实验小鼠的饲养繁殖工作,保证实验动物的安全和健康,使研究生返校后能尽快开展工作,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芳教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忠诚担当彰显了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