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为进一步打好这场防控“主动战”,尤其是“湖北保卫战”,我们应按照科学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凝聚专业参谋团队的力量,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控疫情。
新冠肺炎“战疫”的特点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其难度和复杂性不亚于一场大的战役,其重要性不亚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而湖北“战疫”则是全国“战疫”的转折点。
针对疫情的“战疫”不同于普通战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非真正的公共卫生专家很难做出准确快速的判断。此外,疫情形势变化和相关技术进展也很快,如可能出现大量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大多数患者的病情程度较轻,诊断和治疗手段正在不断改进等。因此防控策略也需要根据形势及时调整,避免将这场“战疫”发展成为拉锯战和消耗战。
完善“战疫”指挥系统的建议
防控指挥部作为本次疫情的应急指挥、调度、决策部门,是打赢这场“战疫”的关键,指挥部内必须有真正的公共卫生专家作为参谋,提出切实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做出科学决策,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
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作为“战疫”参谋的公共卫生专家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很高的专业水平,不仅要求公共卫生专业(如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等)能力强,还应具有临床医学、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知识(一般要求毕业于医学院校)。
公共卫生参谋需常驻指挥部,每个指挥部现场必须有自己的公共卫生参谋。公共卫生参谋必须及时掌握最全面的信息,包括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疾病临床特征和已有的治疗手段、医疗卫生资源调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并及时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提出防控建议和措施,随时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如根据发病人数改变、治疗效果、病情预判等信息修改患者住院治疗标准和隔离观察手段。
只有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专家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指挥作用,其他部门共同配合,制定并推行具有可行性的举措,才能将代价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终打赢这场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战疫”。
2020年2月5日上午于武汉
作者简介:
徐顺清: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2018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