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医学院在行动】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汪晖:“最危险的,我们上!”

时间: 2020-02-05信息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点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是采集护士们必须面对的风险。随着几十万份试剂送达武汉,就意味这几十万个这样的标本,需要护士去采集,它是最危险的,风险最大的一个操作。

“最危险的,我们上。”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4000多名护士的领头人,一名有着25年党龄、38年护理经验的中共党员,同济医院护理部主任汪晖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冲上了第一线。

办法总比困难多,科学护理是战役的保障”

2月4日一大早,汪晖就赶到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迎接来自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来的医疗队,作为政府制定的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人员到位后,又要忙着新开一些病区。给新来的医疗队进行护理培训,沟通开病区的流程,安排护士排班,一刻不停,奔跑了一个上午的汪晖,突然胸痛,找了点药含下后,喘口气,又准备开始工作。今天,又如往常的每天一样,要工作到深夜12点。

“疫情发生在武汉,我们是中部最好的医院,同济要冲锋在前,护理更要冲锋在前。”为提高诊疗效率、尽快收治更多病人,她第一时间组织、培训医院7批1000多名专业重症护士,投身于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战役中。她深根一线,勤于思考,倡导科学护理,推动制定《不明原因肺炎院内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工作手册》,创新设计了发热门诊咽拭子采集平台,确保护士零感染;她沉着冷静,用心关怀,是护理团队不倒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

她用专业与奉献赢得了同济护理人的尊敬,赢得了同行和武汉市政府的肯定与信赖。1月2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启动,接到市政府的邀请,作为护理国家队,汪晖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同济护理人,深入前线参与医院的建设,负责所有护理环节的建设以及护理物资的采集、到位……在武汉市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最前线,始终有着汪晖的身影。



汪晖指导护士们操作(童萱摄)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12月31日,汪晖从医院呼吸内科赵建平主任口中获知有病人感染了某种像SARS一样的病毒,参加过2003年非典的她很敏锐地觉察到可能的危险,在心中盘算着。很快1月3日,发热门诊工作启动。接到通知时,正值休息,汪晖二话不说直奔医院,协同医院各部门,紧急筹建发热门诊。那一天,她从安排发热门诊的隔离区域到调动安排全院骨干护士,一刻不停,等到门诊有条不紊地开始,已到深夜,担心会传染给家人,当晚她便睡在了医院。

临时改建的医院发热门诊空间狭小,布局不理想,远远达不到汪晖认为的传染病发热门诊的要求,而医院平均每天超负荷接诊近千发热疑似感染病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如何及时识别潜在的病毒携带者?如何在采集病人咽拭子时尽可能隔离病毒?如何安排病人的入院流程,避免交叉感染?这些棘手的问题都颇具挑战!

“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要急,汪老师来想办法。”面对不明原因的肺炎和持续蔓延的疫情,汪晖整日泡在发热门诊,观察指导,一发现问题,她赶紧召集人员,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各类信息,连夜讨论,制定对策,很快按照传染病“三区两通道”的原则合理布局好发热门诊,对护士站、物资库、更衣室、清洁消毒区、污染通道等科学布局。

1月6日,在汪晖的主导下,医院发布了《不明原因肺炎院内防控指引》并在全院范围内培训,被紧急调入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们很快学会了发热的识别和护理、防护服的安全穿脱和咽拭子的安全采集等,解决了一线护士的担忧,科学地保障了护士们的安全。

我的精神不能垮,如果我垮了,他们就会更加恐慌。”

最让同事们感动的是,作为护理部主任的她,身先士卒,到发热病房为重病人护理做床边指导,主动在重症病人身上,示范咽拭子的采集。

咽拭子的采集是病情诊断的关键一环,主要由发热门诊的护士们操作。采集时,护士直接对着病人,病人张开嘴,配合呼吸,再取病人唾液,有极大暴露感染风险。新冠病毒通过空气、接触可以人传人,很多护士不敢上,害怕。

为了消除恐慌,汪晖决定自己先上。“如果我不示范,那些年轻的小护士们怎么敢上?我上了,他们才敢。”汪晖耐心地讲解规范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上一线的护士战胜恐惧。为减少护士暴露,汪晖不断创新,在门诊固定一个采集咽拭子的操作区域,创新地在操作台面上做一个玻璃窗,挖两个洞,护士取咽拭子时将双手穿过洞再取,防止呼吸道的飞沫。“多隔离一层,就能多一份安全,这是我能为他们想的。”汪晖时常这样说。

护士们的安全是汪晖时刻关心的。1月初,同济医院接诊了武汉市第一批接诊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同济医院派出护理骨干长期驻扎支援金银潭传染病医院,汪晖几乎每天打电话问候在金银潭医院工作的护士们,问他们在生活和专业上有什么困难。从1月21日开始,汪晖要求护理部每天给所有战斗在一线的护士短信慰问。“有时候累了一天,收到护理部暖心的短信,觉得很温馨。”汪晖的鼓励对于长时间在一线承受巨大压力的护士们很是受用,

“我不能垮,内心不能有半点犹豫,我必须表现出我的淡定和专业。如果我垮了,他们就会更加恐慌。”这是汪晖对自己的要求。

我时常偷偷落泪,护士们太让人心疼了。”

同济医院三个院区分布在汉口、武昌、汉阳,作为护理部主任,她要负责三院区发热门诊和病房护理工作的协调安排,为全院的护士培训,一刻不停。“面对这个疫情,我没想过退缩,也没什么惧怕的。”但是说起她的护理团队,汪晖忍不住落泪。

由于感染病人多伴随发热、呼吸困难、乏力,护士们要24小时近距离给予吸氧,喝水喂饭,伺候大小便,为了防止病人缺氧,得经常帮助病人变换体位,每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稍不留神,就会中招。

最让汪晖心疼的是为病人送最后一程的护士们。“如果我们预感可能有病人要离去,我会提前半天跟当班的护士梳理消毒流程,排解压力,他们太不容易了。”汪晖时常偷偷落泪,打心底的心疼这些她手下的孩子们。为此,她专门设定“监督”岗位,安排专人每天盯在发热门诊,像“监工”一样不断提醒,通过科学管理,将感染扼杀在每一个护理环节。

1月25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她又带领着600多名护士奔向前线……一心赴救,不忘初心,随着疫情的发展,汪晖和她的护理团队们还面临着无数未知的挑战,但是这是属于他们的战场,这是属于他们的荣光。(经济日报记者 郑明桥 柳洁 通讯员 童萱)


近期通知公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网上信访邮箱:tjmcyz@mails.tjmu.edu.cn      投稿邮箱:tjmcyb@mails.t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