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墓志铭,究竟意味着什么?
伴随着这一疑问,同学们走进了5月25日晚在医学院一号楼一大教室举办的“医科高科技巡礼-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系列讲座”之“医患沟通,你会了吗”的课堂。
作为长期工作在医疗行业的一名律师,主讲人王建强以“两栖”的身份,一方面从“法律”的专业角度阐释了医患沟通过程中患者的知情权、同意选择权、隐私权以及医疗告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运用典型案例指出法律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情理”的作用因而凸显。总而言之,医务工作者首先应努力尽到治病救人的职责,让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同时要注意跟患者多接触、多沟通,让病人了解病情、知晓医疗方案,得以最大程度的安心,避免因沟通不足造成矛盾,从而有效减少医患纠纷甚至伤医事件。
演讲完毕,同学们就国内外医疗形势、温岭杀医案凶手被执行死刑以及媒体带有倾向性的失实报道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张同学说到:作为实习医生,每天面对着被病魔所困扰的病人及家属,我们常常心生怜悯;但目睹着社会上一轮又一轮的恶性伤医报道,我们又不免怀疑自己的选择。这场讲座给纠结着、挣扎着的我们带来了指导——不仅应当学好扎实的医疗技术,更要懂得与患者沟通的艺术。
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季湘年总结到,随着新一届政府“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落实,今后的医疗形势一定会越来越好。作为医学生,要重视和学会医患沟通:一要尊重事实,严守职业规范;二要尊重科学,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三要换位思考,懂得将对家人之爱移情于病患,经常站在病患的角度思考,真心实意地为其解决困难;四要依法维权,勇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利。此外,“让医学归于大众”,努力开展医学科普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大利器,更应成为医学从业者的使命。(文/刘落霞 图/丁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