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黄胜雄研究员来院学术交流

时间: 2015-06-19信息来源:药学院 点击:


 

    5月26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黄胜雄研究员来药学院做了题为“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及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系系薛永波老师主持,药学院院长张勇慧教授、药学院老师及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黄胜雄研究员首先强调了天然产物化学的创新要素,即生物活性的显著性和化学结构的新颖性,并进一步就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及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合成生物学)在现代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等作了详细报告。他以高活性高毒性的药物博来霉素(Bleomycin)的生物合成研究为例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药物毒性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同时他还以烯二炔类天然产物为例讲述了生物合成技术在天然产物结构改造中的重要性,该研究为手性氨基酸的高立体选择性合成提供了极佳的工业化酶。黄胜雄研究员的报告具很强的新颖性和系统性,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的紧密交叉融合,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对药学院从事天然产物、微生物仿生合成、酶的生物化学等研究人员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黄胜雄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获得2006年和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07年第二届罗氏创新化学奖 (Roche Creative Chemistry Award),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13年入选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计划,2014年入选中组部“计划”。

    黄胜雄研究员2007-2013年先后在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事天然药物生物合成相关的研究工作。其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主要运用有机化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及代谢工程等学科知识与实验技术,进行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基因组导向、天然有机化学、生物合成学驱动的结构新颖天然产物发现及新方法研究;2.新颖结构的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及酶催化的新颖化学机制研究;3.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合成生物学研究。黄胜雄研究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70多篇,部分论文发表Science、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Nat Prod Rep、Org Lett和Chem Eur J 等国际期刊。其研究工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被Chem Rev、PNAS、JACS、Angew Chem和Nat Prod Rep等国际期刊多次引用。所有论文总引次数超过1200次。

近期通知公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网上信访邮箱:tjmcyz@mails.tjmu.edu.cn      投稿邮箱:tjmcyb@mails.t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