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走进课堂,为第二临床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本科生讲授《外科学》总论。
陈孝平院士从“外科的起源”、“外科疾病”、“如何学习外科学”以及“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等方面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诠释了“外科”及“外科学”的重要内容。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陈院士分享了自己作为医生及教材编者的感悟,在提及外科手术时,他回忆起为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手术场景,当天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可是,“我并不紧张,因为真正投入到手术中去,已经感受不到身边摄影机的存在。”并将自己做“小医生”时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勉励大家努力做到“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传承同济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讲授如何学习外科学时,他分享了自己编写修订第八版《外科学》教材的手稿,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做到裘法祖院士提出的“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课后,同学们与陈院士进行互动交流。并表示通过陈老师的一堂课,看到了一位医生治病救人的使命感,也看到了成为一位医学大家所要经历的心路历程。纷纷表示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要励志成为陈老师那样优秀的医生。
陈孝平院士一贯重视教学,长期坚持深入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他是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规划教材五年制《外科学》第八版和长学制《外科学》第三版主编,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一直致力于传授专业知识,传承文化精神。
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让更多的院士、杰青等高层次人才走上讲台,是对本科精英教育的回归,更是对本科基础教育重视的体现。(文图/何莎莎 刘思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