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师来院参加临床技能师资专项培训

时间: 2016-11-29信息来源:第二临床学院 点击:

    11月23-25日,我校对口支援学校、新疆石河子大学教师一行19人来我院参加临床技能师资专项培训,第二临床学院组织了各科教师培训团队、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了培训,以促进石河子大学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23日上午,培训班开幕式在同济医学院PBL楼举行。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主任周琦以“教学:同济精神的传承”为题,从教学历史沿革、教学管理概况等方面介绍了我院教学基本情况。第二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副主任万宝俊以“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构建与经验分享”为题,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等内容,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眼科学教研室教学主任王军明以“理论大课授课技巧”为题,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多种理论大课的授课技巧,他认为只有将前期备课、新课导入、内容衔接、课堂小结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精心设计,才能真正做到提升理论大课教学水平。儿科学系陈瑜、妇产科学系岳静和来自基础医学院的袁萍和周琳四位老师共同开展了临床实践教学之Microteaching,培训学员分为四组,进行了实战演习,每位学员进行5分钟授课并通过录播教室回放,观看自己的授课视频,培训教师担任tutor,带领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及时的现场反馈与评估,学员们纷纷表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期待将其运用于今后的教学和培训中。

 接下来的培训中,由第二临床学院多个学科的教学主任、教学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多角度、全方位、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为培训学员进行了临床实践教学培训。

 内科学系原主任、院督导专家刘文励教授通过对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例分析,强调要重视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甲乳外科主任李兴睿教授以“传承”为题,讲授了外科学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辅之以不同的教学模式,拒绝一味的“填鸭式”教学。眼科学教研室杜皓老师以眼底镜的临床教学为例,呈现了较为新颖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儿科学系吴薇老师提出,教师要做到处处留心,将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素材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诊断学主讲教师谢敏结合大量诊断学实践教学的视频素材,让学员掌握了实践教学的重点,及如何将理论讲解与操作演示进行有机结合。急诊科祝伟教授强调教学应重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视性,努力达到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

 理论培训结束后,石河子大学的学员们到第二临床学院临床技能中心进行了现场观摩,并与我院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及培训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分享,教学办公室组织了培训效果反馈与评估,并为培训学员颁发合格证书。

第二临床学院学生总支书记宋静、副书记杨伯凡参加了活动。(文图/何莎莎 刘思卉) 


近期通知公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网上信访邮箱:tjmcyz@mails.tjmu.edu.cn      投稿邮箱:tjmcyb@mails.t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