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莘莘学子即将走出校园,踏上新的征程。6月14日,“大爱医心”先进集体领头人、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为第一临床学院2016届毕业生带来“最后一课”——我的成长之路。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外科医生,董念国教授从自己的成长环境讲起,分享自己求学和从医三十年来的经历,向同学们道出了“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被公派出国的知识分子,董念国教授以切身经历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崇高的爱国之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我们是中国人,应该扎根中国!”
董念国教授还为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热情,选择学医可能是偶然,但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医学;二是奉献,作为一名医生,要时刻有奉献精神;三要坚持,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四是自信,它源于实力,追求卓越,敢为人先!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地提问。针对“女生能否成为优秀的外科医生”的疑问,董教授回答到:“女生性格细腻、做事认真,在诸如先心病一类精细操作的手术有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勤奋比天赋更重要!”李同学问到:“如何看待和面对医患纠纷?”董教授表示:“在完善自身技术能力的前提下,要勇于面对并解决问题,医患纠纷并非医生或患者单方面的原因,对于医患纠纷更重要的是正确调解冲突,避免发生恶性事件。”
最后,毕业生代表向董念国教授送上2016届全体毕业生签名的毕业纪念册,以表达同学们的感恩和敬意。作为董教授多年的同事,刘亚玲书记用“感动”总结了此次讲座——为董教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对同学们的责任而感动,为他作为一名优秀医生对病人的担当而感动。希望毕业生们铭记“最后一课”,以大师为榜样,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文/李默晗 伍素雯 图/刘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