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我院主办、第一临床学院承办的学校第七届医学生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竞赛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十名,其中特等奖由第一临床学院2011级五年制学生王际壮、寻阳、罗荣锦、杨明鑫组成的队伍获得。
此次大赛共有本校第一、二临床学院学生128人报名,组成32支队伍,专业来源有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安徽医科大学的2支队伍也与我校选手同场竞技,来自湖北科技学院等兄弟院校的专家团队参与了观摩和交流。
比赛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的竞赛精神,突出“技能、拼搏、协作”的竞赛主题。由第一、二临床学院中的著名医学专家担任大赛裁判长、由医学院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全程督导,严格实施过程管理,保障比赛质量。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4个环节。
竞赛方式为理论考核、赛站式及赛道式技能操作考核和电脑在线答题等多种形式。在技能操作环节,选手们要在不同站点分别完成气管插管、静脉采血、心肺复苏、过敏性休克抢救等30多个项目,考核范围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等内容。竞赛项目通过教学模型、标准化病人(SP)、动态题卡衔接等手段,高度契合临床实际情境,全面评判参赛选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仅考核了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还考察了医德医风、人文关怀、法律法规、团队协作和心理素质,考核内容全面。
所有评委手持平板在线评分,评分全程信息化、网络化,评价结果更为公正客观,是本次大赛的一个新亮点。此外,本次比赛在场外设有专门的全程、全站点的转播教室,并特邀了在临床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的汪磊老师作现场解说,使在场的观摩学生受益匪浅。
闭幕式上,裁判代表和裁判长对比赛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在肯定学生精彩展示的同时,也指出了在比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今后在临床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为获奖代表队颁奖,并致闭幕辞。他对本次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给予肯定,同时引用著名医学大家希波克拉底的“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激励医学生要继续在医学的道路上开拓进取。他表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临床医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还要重视培养自身临床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更要有责任感、有智慧和耐心。他强调,临床学院在比赛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加强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医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比赛,对大赛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同时经过第一临床学院的周密设计与积极筹备,本次比赛得以顺利进行。(文/张黎 杨光耀 图/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