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相关

首页      医学院相关      同济历史      同济历史      正文

同济历史

王誓一等:忆父百年 济世千秋--怀念父亲王辨明

来源:综合办公室 2014-12-17 12:00:00 点击数: 编辑:

父亲王辨明1914512日出生于浙江海宁盐官镇安化王氏家族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祖父王国华是民国时期的著名爱国教育家。子女八人中父亲排行老大,兄妹中有四人因患病而夭折,因此父亲自幼起决心学医。1940年,父亲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之后于1940年至1942年参加了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抗战医护工作。1946年,父亲留学美国,1947年回国后任上海国防医学院和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副教授。1949年后,父亲历任上海市第二传染病院院长、武汉市传染病院院长、同济医学院教授、附属协和医院内科主任、血液病研究所所长。1981年至1982年,父亲赴西德考察。1956年,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

亲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七年,他的教诲和英灵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后人心中回荡!在父亲诞辰一百周年之时,重新提笔整理父亲走过的历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往日的岁月又历历在目,在此回忆父亲生前的几件事迹,以表达儿女们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我们子女的成长及所受的家教过程中,父亲常以伯祖父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中做学问的三个境界之名言,谆谆教诲我们今后怎样选择和完成自己的事业:“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回想起来,正是这三种境界,为父亲和后人在心中树立了宏大的事业志向。父亲的一生就是以三种境界名言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1937年,父亲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学习进入第五个学年,时逢“八一三”日本进攻上海,淞沪抗战全面展开,父亲毅然参加了上海和浙江金华的抗战红十字会救护队。从当年11月起,他随同济大学向内地转移,从上海先搬迁到浙江金华,然后又迁至江西赣州、广西桂林和云南昆明。尽管学习环境远远不如和平时期,但学校全体师生坚持边转移边上课的原则,因陋就简,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学习。父亲于1940年在昆明毕业后,再次志愿到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参加抗日战争第一线救死扶伤的全职工作,被分配到贵阳图云关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北路东线第三区队及第十二医务队任战地医师。当时救护队为工作人员订立的八条救护信条是:具丰富情感;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献科学身手;作精密准备;求迅速效率;保伤病安全;增人类幸福。救护队常冒着日寇炮火抢救运送伤员,途中多次遭遇敌机空袭轰炸和低空扫射。父亲随身只带一个小军用皮箱和一个听诊器,命令一来就转移,行军至夜深时,就找个被遗弃的房屋住下,当时救护队的生活是极为艰苦的。记得文革中我们三子女高中毕业后都陆续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父亲常在信中谆谆告诚我们,尽管我们在农村生活很艰苦,但与他在抗战时的经历比起来还是要好得多,他积极鼓励我们在农村克服各种困难,安心锻炼。1942年父亲兼任湖南东安军医训练第五分所指导医师,该所主任当时由林竟成兼任。之后,父亲进入西南大后方医院,先后服务于昆明昆华医院、桂林省立医院和重庆陆军总院,在后方医院处理从战场上送下来的伤病员,这些伤病员多是由红十字会救护队先处理后再送到后方军医院。抗日战争期间参加红十字总会抗战救护队工作,救治抗日将士及平民百姓,是父亲生前感到自豪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