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相关

首页      医学院相关      同济历史      同济历史      正文

同济历史

何善述:我与同济生化学科的一世情缘

来源:校史研究通讯 2015-03-30 09:54:32 点击数: 编辑:

   参军报国埋误会

1926年,我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岛农村。19377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后“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日本占据崇明岛。当时我才11岁,正读小学6年级,亲眼目睹日本鬼子烧杀奸淫、无恶不作。1942年,我逃亡到四川,进入四川绵阳国立第六中学高中部一年级。当时绵阳国立第六中学接受逃亡学生,并免费提供一日两餐。1943年冬,我17岁,响应国民党十万青年参加远征军的号召,第一批报名参加缅甸远征军,但由于我大哥的坚决反对参军没有成功,我只好回到四川绵阳第六中学高中部继续读二年级。不愿作亡国奴的我,1944年冬决心第二次参加远征军,这次参加的是印度远征军,事先并没有告诉我大哥,等到了印度后才告诉他。到了印度密支那,我加入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将军的新一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新一军、新六军开到东北战场,准备打内战。我当时想,我参军是打日本侵略者的,现在怎么国内自己打起来了,所以要求退伍,但由于规定学生参军要满两年才能退伍,所以到19469月,我才从长春退伍。后来我受到多年的磨难都和这段历史有关。

三进同济坎坷多

由于优秀的退伍学生军可以优先入学,194611月,我进入上海同济大学新生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德文培训。当时我一直在考虑学什么专业。学工科做工程师,需要有人介绍,而我是农民出身,也没有后台,所以学工科不行;而学医有手艺,就算没有后台,我也可以身背药箱做一个游走四方的郎中,于是我决定学医。

1952年,我结束了在学校的前期理论学习,准备开始临床实习。当时卫生部考虑到解放前的教授都是外国人,后来外国人都回国去了,因此中国需要培养自己的教学师资人才。记得那时我们班上共有108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留在临床实习,包括外科、内科,称为后期;另一部分人参加师资培训,学习基础技术和生化生理、病理等,称为前期。按照学校统一分配,我被分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高级师资培训班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当时,我还没确定进入师资培训班后学什么专业,师资培训要求学习前期的课程,而我对已学过两年的前期课程感觉都忘了,心里很困惑。

就在报名的前一天,我在走廊里跑来跑去,无意中打扰了正在办公室看书的梁之彦教授。梁教授问我:“何善述,你跑来跑去在干什么?”我说:“我明天就要报高级师资培训班,但是学什么专业我决定不了,心里很着急。”梁教授说:“你就学我的生化专业好不好?”我说:“好,我就学您的专业。”我为什么立马就答应梁教授学习生化专业呢?首先,梁教授教我们生化课,作为学生,我们都非常尊敬他;其次,我对生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学什么好,感觉自己以前学的东西都忘掉了,因此梁教授这么一说,第二天我就报名申请了他的生化专业。学习一年后,我对这个专业越来越有兴趣,专业方向就这么固定下来。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保定的河北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做了一名生化教师。可以说,梁教授一句话就决定了我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专业,我非常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