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也是五四运动发起第105周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4月22日-2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会组织学生骨干赴首都北京开展“红色中国行”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进一步坚定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回望红医之路,互学共研汇流相彰
4月22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红色中国行实践队到达本次红色实践的首站——北京大学医学部。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成员们参观了百年北医历程展,全面了解了110年来北医的发展历史和建设成就,从觉醒年代到革命岁月再到新的征程,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大家看到了一代代北医人所走过捍卫人民健康的道路,也切实感受到两校间共融共通而又互学互鉴的历史渊源。
参观结束后,两校师生齐坐一堂,同上“红医精神”主题微党课,华中科技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马驿彬同学从红医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华中大实践以及弘扬新时代红医精神新篇章三个方面进行讲授。与会同学纷纷表示要以自身实践弘扬新时代红医精神。随后,两校同学围绕样板党支部经验和党建工作心得进行深入交流,同学们发言踊跃、交流坦诚,会场气氛非常热烈。
重走五四之路,烘炉照破沉沉黑夜
4月23日一早,实践队成员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出发,开启重走五四之路的行程。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同学们回顾了陈独秀先生的生平和《新青年》杂志在北京的发展历程,从先辈们的光辉历史中汲取了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随后,成员们来到了新文化的另一主阵地——北大红楼,在这里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五四游行筹备室、第二阅览室等旧址复原室,深入感受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在此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展党的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史。参观完毕,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许下了严守纪律、对党忠诚的坚定承诺,表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在中法大学旧址,实践队成员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览,实地感受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前进的实践之路。成员们深感责任重大,历史的发展向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今日的成果来之不易,我辈应倍加珍惜。
夕阳西下,实践队也来到了重走五四路线的最后一站——赵家楼遗址,落日余晖映照在赵家楼遗址的门前,反射出金灿灿的悲壮之感,似乎正印证着1919年五四青年们“火烧赵家楼”的英勇壮举。抚今追昔,我们更感身上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新时代的五四青年更应该在新时代的伟大追梦中,弘扬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迈步复兴之路,敢当大任奋勇前进
4月24日清晨,实践队成员乘着夜色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壮观的升旗仪式。5点20分,伴随着步调划一的前进阵形,仪仗队护送国旗至升旗台。5点24分,国歌声准时响起,实践队的同学们一齐伫立仰望,高声跟唱国歌,感受着民族的荣光与自豪。庄严的升旗仪式虽短暂,但它给予成员们的精神力量却鼓舞着大家更加昂扬自信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随后,实践队成员来到国家博物馆,切身感受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与历史脉络。本次参观以《复兴之路》为主要内容,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从衰弱到逐渐站起来、强起来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沿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成员们仿佛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大家为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感到惋惜,为国共合作的破裂感到悲愤,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欣喜,为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时曾说,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可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天红色研学紧凑而短暂,同学们回望红医之路,重走五四之路,迈步复兴之路,触摸的是古今辉映的历史脉络,传承的是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回望来时路,更应该珍惜脚下路,走好未来路,当代青年唯有把青春热血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去,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在新时代的追梦路上书写壮丽的青春答卷!(文/王灏 何嘉泰 图/彭梦婷 文旭 叶露 尚亚辉 蒋焱冰 鄢鑫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