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庆:做一道光,做一盏灯

时间: 2020-04-21信息来源: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点击:



生于斯、长于斯,华中大的青年党员们,本就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华中大人从不缺席。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2020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在武汉的雷雨声中,同济医学院第七区的网格区志愿者马国庆完成了第1314份生活物资和第100份药品的配送,顾不上休息,他还要回到值守点继续值班。马国庆是医管院的行政教工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380名研究生的辅导员,学院成立党员突击队的时候急需人手,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报了名。他们一家五口人有三个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他的父亲是同济医院食堂的一名员工,从封城第一天职工食堂最缺人手的时候父亲义无反顾站出来,坚持工作,即使手臂严重烫伤也没有放弃工作;他的妻子在协和医院参与二线工作,从事捐赠物资的接收和清点工作;女儿才四岁,需要他的照顾,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家就在附近,让我上”,于是他离开自己的家,去守护179个别人的家。

为了让社区居民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配合出行管控政策,医学院把居民楼划成数个片区,每个片区包含数栋居民楼,每栋居民楼均设置网格员和志愿者,负责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供给并提供其他服务。就这样,马国庆成为了一名医学院第七网格区的志愿者。

“我没有药了,也没有职工卡,能帮我买些药吗?降血压的药要吃完了。”

“老人订了物资,但是刚出院,能不能麻烦送一下,顺便帮忙带一下垃圾!”

“我家里今天就断粮了,有没有办法啊,我定的菜还有两三天才到!”

“电费怎么交,能帮我充值500块钱电费吗?还有天然气圈存。”

“小孩要上网课,家里网络故障了,维修师傅进不来,您能帮帮我吗?”

“马老师,我的数据还在学校,论文写不完毕不了业可怎么办呀?”

面对179户居民的诉求,他总会说“好的,我来想办法”,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老人急需的那种药,是他跑遍了周边所有的药店才买到的;居民家里断粮了,他送来应急的米和面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的;需要冷链运输的糖尿病药物他都是第一时间小跑送到家里;他贴心地为一些老人购买了低血糖时需要的饼干。还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老职工家里的微波炉坏了,但是因为楼栋里出现了确诊病例,维修工说给多少钱也不会上楼,老人没有办法只能向他求助,他没有犹豫就帮老人装上了新的微波炉。甚至是扔垃圾、买狗粮这样的小事,只要能帮的他都会帮忙。很多人告诉他没必要做这么多,但他说:“这里住的老人很多都是医学院的离退休干部职工,他们一生都在为这个国家、为医学院做贡献,有的甚至没有儿女,现在他们老了,我们不能让他们寒心。”





虽然只是一名网格区的志愿者,他却还做起了居民的调解员、网络维修员、心理辅导员,他可以说出这户人家的住址、门牌号,那户人家的老人年纪大了,身边没有儿女,需要定时去看看。紧锁的大门后面,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打开门,亲口对他说一声谢谢。有一位老党员89岁,儿女不在身边,他知道老人腿脚不方便,每次送完菜都悄悄地把门口的垃圾带走,后来老人知道了,每次都在垃圾袋旁边放一张手札,上面写着“马老师,你辛苦了”,直到有一次,老人叫住了他,说“你帮了我这么多次,我都没见过你的样子,你把这个拿着。”爷爷颤颤巍巍的把一个信封交到他的手里,那是一份整整两页的感谢信,信中说“每次都让你帮我们扔垃圾,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你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全家都发自内心地感激你!”,这封信,他看了很多遍,被他当做是对他志愿工作的最高褒奖。



作为辅导员,面对2个确认感染的学生,他倾注关心和爱护,日日安抚,鼓励引导直至学生平安出院;他亲手制作手擀面、购置小零食,一次次送给学子苑里的留校学生;为解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压力,他号召研究生党支部主动作为,通过线上调研排查各年级研究生受疫情影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困难和问题清单,成立学术指导服务队和就业指导服务队,在疫情期间为学生提供帮助。

身兼辅导员和网格区志愿者,就是做了两份全职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就更少了,女儿总是在他回家后让他快消毒快抱抱她,有一天却突然对他说:“爸爸,感冒病毒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了,我是不是再也不能出门了。”这句话让他难过了很久,他花了太多时间抚慰学生的焦虑,平息居民的抱怨,却没能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心情。他说,他还要继续送下去,完成他的使命。特殊时期最能考验人,马老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当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坚毅与奉献,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切实困难。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在武汉,像他这样默默发光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波澜壮阔的故事,他们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也是心中有光的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疫情终将过去,但青年接续奋斗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中国青年不是时代的观众和看客,因为我们已经迎来了自己的时代,中国青年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强国一代”的青春价值。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无数中华儿女汇小流以成江海的努力下,终能挑起中国的脊梁!



近期通知公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网上信访邮箱:tjmcyz@mails.tjmu.edu.cn      投稿邮箱:tjmcyb@mails.t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