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为抗击疫情贡献基础力量

时间: 2020-04-20信息来源:基础医学院 点击: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和侵袭,在学校和医学院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基础医学院党委迅速响应号召,发出倡议,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到学校抗疫工作中。

一、迅速组建志愿者团队

领导班子成员秦选斌、吴雄文、周新宇和王芳同志带头报名参加抗疫党员突击队。疫情来袭,无需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积极主动报名志愿者。据统计,学院共招募志愿者43人,其中党员28人,院领导班子4人,教授9人(其中优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宝钢奖获得者1人),副教授13人,党支部书记、副书记8人,党外人士和群众15人。这些志愿者在抗疫一线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基础人抗击疫情的决心和风貌。

二、圆满完成疫情排查、隔离点和网格服务点执勤任务

在开展同济医学院院内住户紧急大排查期间,对电话联系不上的5户,住在附近的志愿者主动上门取得联系方式。对无法取得联系的32户,派出3支排查小分队,挨家挨户上门核查。在本次排查中,基础医学院共清查了397户,涉及924人,摸清了家底,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圆满完成排查任务。

承担同济医学院隔离点5天值班任务,累计10位志愿者参与值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志愿者们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从2月22日开始,承担同济医学院四区网格防控点执勤至今,43名志愿者轮流排班,有序交接,并主动配合楼栋网格员为居民分发网购物资。

三、发挥学科门类齐全优势,积极组织科研防疫

基础医学院科研管理部门针对性组建联合科研攻关团队,启动应急攻关项目,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同济力量和基础智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病原生物学系、药理学系组织联合团队开展“老药新用”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筛选鉴定研究。联合研究进展顺利,学院正在积极协调组织临床试验。病原生物学系范雄林教授和欧阳珠清教授联合开展蛋白亚单位疫苗研制工作,有望在一年内进入临床试验。

四、疫情防控具体典型事迹

1.学院党委书记秦选斌同志在在开展体温报告、校内住房情况大排查等工作期间,考虑老同志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设计简易小程序,方便老同志操作,督促各党支部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零遗漏。特别是在住房排查期间,他充分发动群众,紧急完善“基础夕阳红”微信群,发动一切力量摸清了家底,带领学院率先完成了排查任务。秦选斌书记虽居住在武昌,但作为医学院第1网格—四区网格防控点负责人,他带头做好防控点的值班,并积极确保防控点物资齐全,碰到爱心菜和居民购买的生活物资发放时,他身先士卒,主动为困难户送货上门。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基础医学院圆满完成四区网格防控任务,工作得到医学院和四区居民的认可。

2.学院副院长王芳教授面对疫情奋勇争先,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她第一个报名参加抗疫党员突击队,第一个参加同济医学院内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区值班任务。医学院网格封控管理后,她又第一个报名担任楼栋网格员,并主动参与防控点值班,她还积极动员课题组的博士后党员同志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参与网格防控执勤。3月13日开始,同济医学院内社区与中商平价对接开展物资采购供应后,面对团购之初的大数量购物,王芳副院长精心组织,迅速完成分网格楼栋发放,并运送至楼下,有序分发给居民。此后的每天购物量均保持在100份上下,为了提高效率,王芳副院长每天把物资按楼栋排好,方便发放,确保工作有条不紊。

3.病原生物学系李岩教授联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丁彬彬教授申报的课题“新型冠状病毒重要蛋白结构功能解析及抗病毒药物设计筛选”经过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的网络和会议两轮评审,获得浙江大学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应急科研专项的资助和支持。抗击疫情期间,李岩教授配合长江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官方媒体,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如“天气转暖后病毒会否自行消失”“瑞雪兆丰年是否适用于新冠病毒”“为何宅住就能为降低传染做贡献” 和“治愈出院为何还需隔离14天”等,积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防控意识和能力。相关新闻受到央视网、环球网、科技日报、腾讯网等转载,科普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4.病原生物学系黄亚非副教授在疫情严重之初便默默捐出自己实验室隔离防护设备给目所能及的医护人员。在他的影响下,基础医学院很多老师们也纷纷捐款捐物,众多校友也加入到了捐助行列。由于物流的原因,武汉火神山医院实验室的建设碰到了麻烦,在黄亚非老师的积极帮助下,仅用几个小时内就筹集到了医院所需的各种实验器材。黄亚非老师第一时间参与了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的救助活动,共募集到抗疫捐款22万余元。作为同济医学院海外校友总会国内代表和执行人,他在抗疫战争中全力承担起募集捐款、统计医院缺口、采购各种所需防护物资、送达武汉市各个一线医院等众多工作。随着疫情加剧,防疫物资告急,黄老师联系一切可调动资源几经周折共采购到4900个口罩,1000套防护服、4600个防护面罩和1100个护目镜。在武汉市内全面限行期间,黄老师亲自驾车将物资送达江城三镇的各大医院。同时,黄亚非老师联络的多个公司也在抗击疫情中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优宁维公司捐赠了250箱消毒液、10000双手套,10000个外科口罩给8家医院、15个科室;新疆德蓝公司捐赠了165台净水仪(价值百万)给湖北多家医院。

5.抗疫中的扶老群体。防疫抗疫路上不落一人,党员群众冲锋陷阵,争做老同志的贴心人。学院办公室主任王争艳老师四区网格执勤期间,得知四区一位老同志生活困难,虽然该老同志并非基础医学院职工,但依然主动将自己网购的菜送给老人。她在摸底中发现,解剖学系80余岁退休职工李宗山独自生活,在食堂暂停对个人开放后,吃饭成了大问题。她联系防控执勤任务的药理学系副教授吴鹏飞、病原微生物学系副教授雷家慧和解剖学系王方老师,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在学院党委协调下,落实了食物来源,退休教师王方老师主动承担起每天为李宗山送饭任务。遗传学系退休教师周波长期患病,在医学院生活主要是吃食堂。在食堂暂停对个人开放后,吃饭没了着落。基础医学教学示范中心职工任刚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为周波老师送去做好的饭菜,代为其购买了牛奶、面包等生活物资,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学院党委。学院党委迅速与华同总公司协商,解决了周波老师每天吃饭问题。在网格服务期间,许多网格员志愿者经常主动将自家购买的物资无偿送给困难的职工、孤寡老人。

 

近期通知公告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网上信访邮箱:tjmcyz@mails.tjmu.edu.cn      投稿邮箱:tjmcyb@mails.tj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