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相关

首页      医学院相关      学院要闻      正文

学院要闻

岁月递嬗,百又十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10周年华诞

来源: 2017-05-22 11:51:35 点击数: 编辑:


时光荏苒,巍峨岁月。

同舟共济,悬壶济世。

弄墨佳珠文苑秀,回春妙手杏林珍。

白头不改扶伤志,衣钵定循思邈心。

——《同济辞》

 

 

    岁月递嬗,百又十载。

  2017年5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10周年华诞!

 

 




虽历尽坎坷犹不悔

纵千难万险而愈坚

 

回溯过往,同济医学院作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虽几经播迁,却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迭遭困厄犹勇往直前,历经艰难而初心不改。

 

blob.png

 

 

 

1907

丁未之秋,宝隆立医,

同济开帏,悬壶济世。

blob.png

blob.png

 

 

 

1937

尔后二十余载,几经流转,民国初年,擢升大学,随后战事频频,迁址千里。



blob.png

blob.png


1950

淞沪战兮家国破,狼烟起兮民飘零,

别黄浦兮越浙赣,渡桂滇兮归李庄,

新国立兮始迁汉,华科建兮济天下 。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百年同济,几经坎坷,一路走来,同济人从未放弃!

  如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为教育部、国家卫计委首批共建的10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我国首批试点八年制医学教育院校;我国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院校;中德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国首批同时拥有国家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两所院校之一……

 






严谨求实兮名辈出

甘为人梯兮英才育

“医院能救人于一时,学堂能救人于复世”,190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以此为创建宗旨。华中科技大学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同济医学院一直秉承着严谨治学的风范,以“名教师、名教材、名课程”为基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医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参与编写大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并积极构建一批精品课程,全方位引领学生学习。外科学、内科学、人体寄生虫学,法医毒理学,环境卫生学,医学导论,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等47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同时,医学院拥有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在内40门国家级名课程。


blob.png

  

blob.png


建院110年来,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医药卫生人才,他们中有院士大家,有医疗骨干,在医药卫生事业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各自的贡献。

医学院走出了15名享誉海内外院士大家:中国两院院士梁伯强、贝时璋、沈其震、裘法祖、吴孟超、吴旻、陆道培、侯云德、张涤生、周宏灏、胡盛寿、杨宝峰、陈孝平和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武忠弼、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胡丙长。


医学院输出了一大批具有崇高道德的优秀人才:“全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感动中国人物”——桂希恩;“全国道德模范”“小处方医生”王争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求恩式的好医生”——韦加宁;“全国劳动模范”“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戴宗晴;“中国最美医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中国最美医生”——朱兰;“人民好医生”——蔡常春;“2015年中国消除贫困奖”——姚尚龙;“2016年中国法治人物”——刘良……


 

blob.png

 

同济因医学而生,医学因同济而盛。

这里,从来不乏融通古今、学贯中西的大师。他们是同济实力的展示,更是同济胸襟的佐证

 




开拓进取兮立潮头

鸿鹄之志兮振凌霄

实力,绝不是来自外表的浮华,而是内在历练的升华。学院历来重视创新,依托深厚的教学底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近十年来,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16.5亿元,获批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共130余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稳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2000年以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6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共19项,中华医学奖42项,湖北省科技奖283项。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学院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医学院的奋斗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提升和巩固医科的国际影响力、国际领先地位,办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前十,其中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排名第一。截止2017年最新ESI数据,医学院9个学科进入ESI国际科学排名前1%。

blob.png

学院与德、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研究生、医院等国际组织继续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长期有800余名国外留学生在我院交流学习。

blob.png

学院积极与世界顶尖医疗领域专家交流,让同济的人才走出去,在交流中认知日新月异的世界。学院秉承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学院逐步在更广的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同济现象”正不断引起国内外同行瞩目。

 








同心同德兮天下同

济人济世兮天下济

110年来,同济人一直以“医学服务大众”为己任,在医疗服务、防洪抗震救灾、国防建设、环境治理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治病救人,同济有方。学院现有9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协和、同济医院是集教学、临床、科研于一体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是华中地区医疗诊治中心,位居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以及专科声誉排名前列。附属综合性医院实力雄厚,专科医院特色鲜明,长期以来,各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爱心奉献社会,以仁术服务人民,努力创建中部医疗中心,为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以2016年为例,附属医院门诊2032.7467万人次,住院147.8245万次,手术33.7947万人次。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抗震救灾,无处不在。哪里有灾难,哪里需要医生,哪里就有同济人的身影。各附属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方针,以爱心奉献社会,在各类灾害和对外医疗、援外服务工作中,勇担急难险重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心篇章。


           

blob.png

     

blob.png

 

 

 

 

 

 

 


百年同济,风雨同舟;

险恶备尝,其火不灭。

医者愿兮救伤患,仁者志兮济苍生;

历风雨飘摇,薪火代代相传。

经动荡乱世,其志愈见赤诚。

逢昌平盛世,精进医者仁术。

书百年传奇,共谱未来之章。

 

 

110年峥嵘岁月,110年春华秋实。

  回顾历史,同济医学院在旧社会艰难的历史条件下一路走来薪火不灭,离不开历代同济人的智慧和奉献。

  移目当下,同济医学院在新世纪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强化自身建设,以国际视野引领医学教学、科研方向。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同济精神,努力实施“一流人才、一流学科、一流文化”行动计划,为创建世界一流医学院而奋勇向前。

  在此,请允许我们向所有在同济这块热土上耕耘过的同仁致以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策划人:冯霞 ;     编辑:刘剑、袁昭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