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相关

首页      医学院相关      学院要闻      正文

学院要闻

陈孝平院士勇闯禁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手术”

来源: 2017-08-05 09:06:48 点击数: 编辑:

 新闻网讯(通讯员 常宇 邓国欢)“多次会诊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太大,是一个‘禁区’,最后是陈孝平院士给了我们信心”,在同济医院肝胆胰外科研究中心接受胰头肿瘤切除手术,即将康复出院的赵女士告诉大家,这原本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手术”。

 深圳赵女士今年41岁,去年被查出胰头部位长有一个10厘米*10厘米的肿瘤,怀疑是胰头癌。在广州一家大型医院,专家为赵女士手术,开腹后发现,肿瘤几乎被大血管360度包裹,无法摘除。病理诊断肿瘤为良性,医院建议保守治疗。

 怀揣着如此大的肿瘤,赵女士一直惴惴不安。当地医院多次请专家会诊,但所有国内外专家都只能摇摇头。全家人几乎陷入绝望。今年春节前,陈孝平院士带团队到深圳开会,赵女士带着片子上门求医。“可以做!”陈孝平院士简短有力的三个字,让赵女士顿时看到了希望。

 陈孝平院士介绍,赵女士的肿瘤巨大,非常罕见,若任其发展,赵女士会食欲减退,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也会丧失,可能需要终生服用胰岛素,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脾大、消化道出血、黄疸、无法进食等致命问题。拖的时间越长,手术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陈孝平院士说,“对医生来说,最大的无德就是无才。我愿意冒这个风险,一是因为我心里有底,二是不愿意看到病人这么痛苦,我想我能帮到她!”

 4月,陈孝平院士一行再次去深圳,在当地医院对赵女士的病情进一步会诊,并初步确定了手术方案。

 6月26日,赵女士来到同济医院,完善了各项检查。陈孝平院士组织6个临床科室开展了“MDT”会诊。讨论中,最让大家担心的就是肿瘤的位置,也是这个原因,让这个手术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肿瘤的一半边,被丰富的动脉分支像爬山虎一样铺满了表面,需要一根一根耐心地分离;另半边是已经被压迫得几乎像纸一样薄的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紧紧地与肿瘤连在一起。也就是说,整个肿瘤的表面已经360度被血管包围,血管破裂有可能造成致命性大出血,如果不及时修补,肠子和肝脏都可能坏死,危及生命。并且,赵女士还是”熊猫血”,血源稀少,如果供血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陈孝平院士和张必翔教授根据经验分析,这两根主要的血管——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肿瘤虽然已经像两张被胶水粘住的纸粘连到了一起,但由于肿瘤是良性的,肿瘤应该只是压迫而没有侵犯血管,两者之间应该有间隙,因而依然有剥离的可能。为防止血管损伤影响重要脏器血供,他们建议准备两根人工血管,术中可能进行血管重建。

 专家们的另一个担心是,病人不久前经历了一次开腹手术,手术后腹腔粘连严重,术中很有可能损伤重要血管和脏器,让本已是“不可能完成的手术”难上加难。但陈孝平院士认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术中认清解剖层次,可以避免术中损伤。

 7月3日上午9点半,手术开始。陈孝平院士选择了一条非常规“入口”,通过切断胃在肿瘤内侧露出腹腔干,控制动静脉的“供血阀”,然后将肠系膜上静脉从肿瘤上剥离。这是最难的一步,好比剥生鸡蛋,剥掉蛋壳却要保证内薄完整。待肿瘤“显山露水”后,接着剥离动脉分支血管,如同剥离橘瓣外层丰富的橘络,一根一根地小心分离。手术持续近10小时,最终肿瘤被完整切除,血管毫发无损,术前准备的两根人工血管均未派上用场。赵女士只在监护室住了一个晚上,就转入普通病房,她以后只要定期复查即可。

 中外专家都不敢揭榜的手术,陈孝平院士为何敢勇闯“禁区”?他说:“手术禁区是相对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个一个的禁区不断被打破。比如,上世纪50年代,肝脏手术是禁区。1958年,我国发表了一篇关于肝切除的论文,禁区由此破除。禁区也因人而异,对这个病例,我比较有底气,之前做过类似复杂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