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相关

首页      医学院相关      同济历史      同济历史      正文

同济历史

过孝汉:父亲过晋源往事

来源:综合办公室 2014-12-17 12:00:00 点击数: 编辑:

亲爱的父亲过晋源离开我们已23年了,今年927日是他的百年诞辰。在23年这漫长的七千多天里,我对他无尽的追思没有因时间而消逝,每当我追溯与他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我眼前,仿佛他没有离去,他依然活着,他就在我身边……

1914927日(农历八月八日),父亲出生于江苏无锡北门八士桥镇,在家中排行老五。在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家训下,父亲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16岁那年,祖父的英年早逝给年轻的父亲造成重创,此他立志学医。

1932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完成前期课程后,于1937年远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两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德国国家考试和博士学位考试,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二战结束后1946父亲毅然放弃了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医院的高薪聘请和优厚待遇,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时上海的报纸以头条报道了父亲回到上海的消息。然而,回国后父亲看到的却是劳苦大众饱受战争和内乱的蹂躏,缺医少药,饥寒交迫。没有心思挂牌行医,打造自己的安乐窝,而是选择回同济母校的附属医院(中美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内科教授、内科兼放射科主任。

抗战胜利后,几位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学子,筹建了民本出版公司,出版科学小丛书,普及科普知识,其中《科学大众》颇负盛名,该杂志主编王天一诚邀父亲和裘法祖教授担任医学顾问。为了让新医学造福劳苦大众,他俩萌发了创办中国最早的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的想法,并邀请留德同学谢毓晋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组织了一个由其他医学家组成的编委会。基于“医学归于大众,科普强身健体”的办刊宗旨,在爱国实业家王天一和沈家桢的慷慨资助下,杂志终于在1948825日正式创刊。父亲曾担任总编长达十年,并亲自撰写多篇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文革期间,杂志被迫停刊,直到1978年复刊。父亲由上海迁武汉后,仍对这本杂志付出了心血和关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提笔撰文,给编辑部写信、打电话,接待他们的来访,对编辑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至今《大众医学》已走过了66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中国医学科普之父”,父辈们为开拓中国医学科普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父亲在担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美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兼放射科主任期间,国内内科学教材奇缺,他担起重任,找来奥地利内科专家贺雷耳的原版教科书,结合当时的国情,主持编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内科教材《内科症状及诊断学》,为中国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国家决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由于当时武汉的条件远不如上海,很多人以各种理由打了退堂鼓,作为上海名医的他,迁汉对事业的发展肯定会有不利影响,但他考虑的却是国家大局,毅然来到武汉,把对国家和医学事业无限的爱倾注到治病救人、教书育人之中。